2025年5月22日-23日,“第十一届中国与全球化论坛 ”在北京举行 。外交学院副院长孙吉胜出席并演讲。

孙吉胜谈到,多边主义正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,全球治理面临着严重的挑战。原因是什么?
她指出 ,第一点是多边主义的运行基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因为权力的分布发生了变化。直接的结果就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小,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。权力的分布变化也会影响到国家对自己的看法 ,相互之间的看法,以及对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看法。各国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,不愿意进行合作 ,误解就有了,也会缺乏信任。此外,最重要的是地缘政治竞争带来的影响 ,传统安全威胁又回到了世界日程之上,这严重威胁到了目前国际秩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。
第二点,面对所有变化 ,国际机制、规则和规范等多边主义和全球治理的基石,没有赶上变化的步伐,它们被人看成是无效的 、失败的。
第三点,美国的选择带来了长期的影响。“比如说美国不愿意提供公共产品了 ,对于全球化、国际组织还有国际规则和规范的态度也变化了,这肯定会破坏契约精神,破坏国际合作 。大家开始越来越多地担心多边主义、强权政治 ,或者是丛林法则。”她说。
未来怎么办?我们该做什么?孙吉胜提出三点建议:
第一,面对不稳定和挑战,需要解决态度问题和看法问题 。“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有正确的看法 ,特别是对于那些大国来说。”
第二,加强机制建设。不管是多边主义也好,还是全球治理的机制也好 ,机制都是非常重要的 。
另外,她还提到具体的问题领域。她指出,全球面临着很多问题 ,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考虑和担心。也许用一个具体的问题领域可以将更多的国家联系在一起,同时还需要给国际组织或者是机制提供切实的支持。她提到自己去年访问了联合国日内瓦总部,“我听说为了降低成本,他们甚至降低了保安的数量 ,关了电梯来省电,甚至是调整了空调的温度,也就是说他们真的是缺钱 。”
最后 ,孙吉胜建议到,智库可以在数字、AI世界发挥更大作用。“因为我们面临不同叙事的冲突,还有假信息和伪信息 ,智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,来塑造公众舆论,让人们理解最重要的是什么 ,以及对于世界来说哪些是可以做的正确的事情。 ”
新浪声明: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,未经演讲者审阅,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。
发表评论